教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徐艳春

发布日期:2018-08-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教师简历

•徐艳春(博士 1970.1 出生)

教授

•联系方式:0451-82190390(Tel)

0451-82190390(Fax)

•电子邮件:xu_daniel@163.com

个人简介

1993年毕业于3700COm威尼斯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3700COm威尼斯野生动物专业,或是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3700COm威尼斯野生动物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06年,在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在3700COm威尼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小种群的遗传管理、野生动物功能形态学、分子生理学、保护遗传学、野生动物产品检验与鉴定等。

现任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委员会副秘书长、《野生动物》副主编、《3700COm威尼斯学报》、《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委,同时担任多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与兴趣

  1. 野生动物保护遗传学:以虎、黑熊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虎的生物学、遗传学、法医学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虎、黑熊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技术;阐述了虎的群居倾向以及社群生活影响下的配偶选择机制、异父多生现象及其遗传后果以及在异地种群保护管理来的实际意义;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驯化过程及生理反应;东北虎、黑熊人工饲养小种群的遗传管理技术。

  2. 分子生理学研究:以黑斑蛙等两栖动物为材料,研究以抗菌肽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对环境的反应机制,表达时空模式,进化方式以及对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

  3. 功能形态学研究:研究羽毛结构与防水性能、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关系,首次发现了飞羽喷管结构在飞行中的作用,为飞行器、风力动力装置的仿生学设计提供借鉴;此外,还在兽类毛被结构与隔热、散热、防水等物理性能方面也开展了一些研究。

  4. 野生动物法医学研究:主要研究各类检材的物种鉴定技术、亲权鉴定技术、个体同一性鉴定技术等,近年来在人工饲养与野生个体的鉴定方面也取得突破。

代表性论著

Xia R, Huang XM, Yang SH, Xu YC, Ying L, Dahmer TD. Morphometric discrimination of wild from farmed Dybowski’s frog (Rana dybowskii) based on hindlimb length.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1. 22(2): 269-274

Bo Li, Yan Chun Xu, Yue Ma, Morten Elmeros, Tian Ming Lan ,Su Ying Bai. A PCR-RFLP-based method to distinguish sable (Martes zibellina) and pine marten (Martes martes). Acta Theriologiac. 2011. DOI 10.1007/s13364-011-0027-z

Sen Lin Zhang, Shu Hui Yang, Bing Li, Yan Chun Xu, Jian Hua Ma, Jian Feng Xu, Xian Guang Zhang. An alternative and reversible method for flight restraint of cranes. Zoo Biology. 2010. 29: 1-7. doi: 10.1002/zoo.20326

华彦, 张伟, 徐艳春. 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黄鼬夏冬季毛皮性状比较. 兽类学报. 2010. 30(1): 110-114.

李波, 徐艳春, 马建章. 梅花鹿DRB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鉴定的一种新方法. 兽类学报. 2010. 30(1): 105-109.

李慧一, 马跃, 徐艳春. 虎(Panthera tigris)MHC class I 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野生动物. 2010. 31(3): 115-120.

李晓平,朱倩,徐艳春. 一类蛙源非典型结构抗菌肽cDNA的克隆以及成熟肽的预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8): 1429-1433.

张亮, 徐艳春, 李晓平, 李慧一, 张晓芳, 张森林, 夏睿, 季菁菁, 刘冠群. 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1): 168-172.

李波, 徐艳春, 马建章. 鹿科动物MHC的基因组学、多态性及与性状的相关性. 四川动物. 2009. 28(4): 636-640.

邹广发, 徐艳春*.微卫星在犬咬伤中的鉴定意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17): 3354-3356, 3389.

应璐, 徐艳春*, 黄孝明, 田秀华, 汪青雄. 东北林蛙8个地理种群的形态聚类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8): 7699-7700.

黄孝明, 徐艳春*, 应璐, 田秀华, 张朝亮. 半人工饲养条件下东北林蛙变态后的生长规律.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8. 36(1): 63-65.

孔有琴, 张微微, 李枫, 白素英, 徐艳春, 田秀华. 中国大鸨东方亚种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8. 36(11): 80-82.

Yan Chun Xu, Sheng Guo Fang, Zhong Kui Li. Sustainability of the South China tiger: implications of inbreeding depression and introgressi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7. 8:1199-1207.

朱倩, 徐艳春*, 肖向红. 东北林蛙皮肤中一类新抗菌肤的克隆及成熟肤的预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7(7): 1016-1019.

马云龙, 徐艳春*, 王文. 年龄推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野生动物. 2007. 28(3): 60-63.

张伟, 孙珠红, 徐艳春, 华彦. 整体论指导下的《毛皮学》课程建设. 四川动物. 2007. 26(3): 715-716.

王剑, 周翔, 徐艳春, 刘国世. 极危物种金头闭壳龟生存现状和保护建议. 野生动物. 2007. 29(4): 40-43.

贾学渊, 白素英, 徐艳春*, 张伟. 鞣制皮张DNA的提取.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7. 35(11): 66-69.

Shu-hui Yang, Yan-chun Xu*, Da-wei Zhang. Morphological basis for the waterproof characteristic of bird plumag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 17(2): 163-166.

Li Bo, Bai Su-ying, Xu Yan-chun, Zhang Wei, Ma Jian-zhang. Identification of sika deer and red deer using partial cytochrome b and 12s ribosomal RNA gen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 17(2): 160–162.

韩彤彤, 肖向红, 徐艳春. 动物抗菌肽抗病毒性质及其机制. 经济动物学报. 2006. 10(3): 176-179.

杨淑慧, 徐艳春*, 张伟. 中国主要野生毛皮物种识别检索表 .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6. 34(4): 111-113.

张晓璐, 白素英, 徐艳春*. 赛加羚羊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6. 34(3): 106-108.

Li Bo, Bai Su-ying, Xu Yan-chun, Zhang Wei, Ma Jian-zhang. Identification of sika deer and red deer using partial cytochrome b and 12s ribosomal RNA gen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 17(2): 160–162.

Yan Chun Xu*, Bo Li, Wan Shui Li, Su Ying Bai, Yu Jin, Xiao Ping Li, Ming Bo Gu, Song Yan Jing, Wei Zhang. Individualization of tiger by using microsatellite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05. 151(1): 45–51.

金煜, 邵伟庚, 马立新, 徐艳春, 白素英. 东北地区人工饲养梅花鹿品种(品系)遗传独特性的分析.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5. 33(2): 56-61.

华育平, 张琼, 徐艳春, 郑冬. 虎物种特异性鉴定的PCR 方法研究. 兽类学报. 2004. 24(4): 103-108.

白素英, 徐艳春, 周冬良, 李晓平, 景松岩, 金煜. 中国豹猫6个群体的RAPD分析.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4. 32 (3): 52-54.

白素英, 景松岩, 马玉堃, 徐艳春. 猫科动物线粒体DNA研究进展.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3. 31 (5): 83-86.

Bai Suying, Jin Yu, Xu Yanchu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brown bear and the Asian black bear.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03, 136(supp1.): 375.

袁巍, 徐艳春*, 金煜, 李万水, 白素英, 张伟. 3种鹿类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其有效性.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3. 18(3): 163-166.

张伟, 徐艳春. 毛发微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兽类学报. 2003. 23(4): 339-345.

刘玉堂, 应璐, 徐艳春, 景松岩. 东北虎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动物学杂志. 2002, 37(2). 38-41.

Xu Yanchun, Pan Zichen, Xu Zhiru, Yang Shuhui, Jin Yu, Bai Suying. Status of microsatellites applications in cervid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1, 12(1): 55-58.

刘玉堂, 应璐, 徐艳春, 赵广英. 东北虎雌性生殖系统解剖.经济动物学报. 2001. 5(3): 40-43.

张伟, 潘紫辰, 金煜, 徐艳春. 发展野生动物产业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1. 29(5): 60-63.

徐艳春, 马立新, 白素英, 金煜, 景松岩. 应用PCR方法通过毛发进行哺乳动物性别鉴定. 3700COm威尼斯学报. 2000. 28(6): 72-77.

Bi Yanli, Zhang Wei, Xu Yanchu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mmalian vibriss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998. 9(4): 273-277.

Zhang Wei, Yang Shuhui, Wang Yingxu, Xu Yanchun, Yuan Weibao, Zhou Xiaowen. Acquir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mammalian hair scal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998. 9(2): 65-70.

毕艳丽, 赵珺, 徐艳春, 刘伟石. 黑琴鸡消化代谢试验.林业科技. 1998. 23(5): 28-30.

张伟, 徐艳春, 杨淑慧, 刘伟石, 袁维葆, 周晓雯, 文思标.毛发杂波型鳞片磨损机制的研究. 3700COm威尼斯学报. 1998. 26(6): 44-48.

景松岩, 徐艳春, 杨淑慧, 王秀英, 张根连. 红嘴鸥动力羽毛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野生动物. 1994. 15(4): 37-39.

上一条:王忠艳 下一条:邢明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