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讲述东林故事、传递东林声音,2016年学校全媒体推出“东林身边人”栏目。或许他们未必有着灿烂的光环,但却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或许他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但却对周围的人付出了无私的关爱与真情;或许他们没有傲人的成果,但却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目不转睛;或许他们也曾面对艰难,但他们却从容冷静、勇敢坚定……他们的故事不用惊天动地,只要能够展示东林人的精神品质、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们就是温暖东林、感动你我的“东林身边人”。
在一般人看来,科学思维属逻辑思维,音乐思维属形象思维,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3700COm威尼斯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兴淮身上,他们却是那么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是我国第一本《野生动物营养学》教材的作者,又是国家二级作曲。他经常深入祖国的山山水水接触动物,他也把歌写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近千首洋溢着民族风情、民族精神的原创歌曲激励了歌唱者和听众,更让这位作曲者在音乐中感受了快乐的乐动人生。
心随乐动,喜欢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感觉
初识邹兴淮,是在“黑龙江省文艺奖”申报工作中,当他把自己的一本厚厚的、从他创作的800多首原创歌曲中选编的540首歌曲专辑《岁月放歌》递到我手里的时候,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时隔不久,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央芭蕾舞团以徐秀娟烈士事迹为题演的《鹤魂》之后,学校掀起了向校友徐秀娟学习的热潮,作为曾经给徐秀娟授过课的教师,邹兴淮在接受媒体采访之后有感而发连夜创作完成了《鹤乡姑娘》来纪念徐秀娟。随后,又在学习习总书记讲话之后创作了《干部“三气”歌》。至此,我知道了在东林有着这样一位热爱音乐、热爱创作的歌曲家。
邹兴淮对于音乐的喜爱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我12岁的时候就在村子里演话剧给百姓看了,初中上音乐课我总是得满分,渐渐地我对自己的音乐天分有了自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学校里的文艺骨干。”
提起邹兴淮对音乐的喜爱,还要感谢他的音乐课刘老师,当他在四川老家念初二时,有一天刘老师让每个同学唱一首他教过的歌,在刘老师的鼓励下,他放开歌喉大胆唱了一首《淮河两岸鲜花开》,老师给打了满分,还当着全班同学夸奖了他,从此,他一头扎进音乐里,醉心其中。
在东林工作期间,邹老师爱唱歌,师生们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东林工会、团委组织全校教职工歌咏比赛,他创作了《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爱东林春光美》参赛,获创作奖。早年,他曾参加大小兴安岭、完达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任教期间,带领学生去水貂饲养场、养鹿场实习,工作之余,组织学生和职工联欢、座谈,邹兴淮也会唱支歌,增添活跃气氛。他还创作出《野生动物调查队员之歌》、《我为革命养貂忙》、《貂工和毛主席心连心》等歌曲。若干年后,学生们毕业,还记得老师的这个爱好,他们总想再听一遍老师用四川腔演唱《幺妹送公粮》、《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等民歌。
追寻梦想,创作也是一种纯粹的使命感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邹兴淮身上,则是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成就了他的音乐创作梦想。
高中时期,学校发起向党的好儿女向秀丽学习的号召,每个班级都要出一个节目,而那个时候还没有歌颂向秀丽的歌曲,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当时文娱骨干分子邹兴淮等同学身上。当歌曲《向秀丽是党的好女儿》终于谱写成功并被班级同学演唱时,他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要通过乐曲创作,歌颂一个个英雄人物,歌颂中华民族精神,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
从此,邹兴淮的音乐创作一发不可收拾,继《向秀丽是党的好儿女》歌曲创作之后,他还创作了《雷锋颂》《雷锋带我去巡逻》《永远的焦裕禄》《中国力量》《只有共产党》《老百姓是咱的根》《山乡变化喜事多》《祖国啊我为您歌唱》等一大批体现中国元素、充满正能量的乐曲。
当被问及音乐创作之路上是否遇到过挫折时,这位从来没有经受过音乐专业知识学习、却原创了近千首乐曲的业余作曲爱好者坦然的说:“那时条件艰苦,学习谱曲时没有钱买书就把歌谱抄写在笔记本上,进行创作时没有钢琴,就自己一边唱一边写,反复推敲修改。”说着这些话时,邹兴淮从背包里拿出了一沓沓泛黄的旧本子,里面有歌谱的手抄本,有五六十年代《怎样学习作曲》《唱歌 教歌 写歌》的教课本,还有他心血结晶创作出来的乐曲……
虽然对这些艰苦岁月的记忆邹兴淮很是珍重,然后他却笑着说:“只要你喜欢,你就不会觉得累;只要你认为创作的有意义、有价值,你就会一直做下去。”
1987年至2008年,邹兴淮连续担任六、七、八、九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有很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为了写提案做调研,他深入工矿企业、边远农村了解工人农民的艰辛生及诉求,先后递交200多个提案的同时,也创作了《我爱你北大荒》、《草原牧鹿歌》、《我爱兴安岭我爱北极村》、《密山兴凯湖好地方》、《幸福大庆》等歌曲,歌词中描绘了大量关于农民生活、黑龙江山山水水的词句。他还曾经为哈尔滨冰雪节创作过歌曲《冰雪情》。他的作品《家乡的小河》在全国原创歌词选拔活动中获得了创作成就奖,《竹楼恋歌》获得“感动中国第七届全国新创词曲比赛”三等奖。这些歌曲都被他精心收录在书籍《岁月放歌》里。
情系祖国,传承的是一种民族的魂魄
翻看邹兴淮创作的曲目,几乎全是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时代和歌唱生活的歌。找不出那些无病呻吟、狂吼乱叫、脱离生活、低级庸俗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不来那样的乐曲。
泉水如果没有对大地挚着求索,就不可能流成奔腾的河,歌手如果没有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就不可能唱出动听的旋律。
邹兴淮曾在专辑《明月无心自照人》的自序中这样写到:“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热爱生我的父母,养育我的祖国人民。”他说:“没有祖国就没有我。我生在这片土地上,长在这片土地上,我站在这片土地上,我倒也要倒在这片土地上,我要永远为她歌唱!”
60载勤于笔耕,800多首歌曲的热情创作,邹兴淮的一生走遍了大江南北,他把歌曲创作也带到祖国各地。他所创作的歌曲都是民歌风格,而这些作品全都洋溢着民族风情、民族精神。
他的好友、著名军旅歌词作家邬大为将军这样评价他:邹兴淮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扎生活之根、知人民之心、取时代之神、构民族之魂,从而使自己的作品为民族而生、为民族而用、为民族而唱,他不愧是是民族的作曲家。
正是有着像邹兴淮这样千千万万个孜孜以求勃勃向上的业余歌者,才使祖国音乐的百花园百花怒放,千红万紫,而邹兴淮正是祖国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朵、壮美的一朵、灿烂的一朵。
在他七十岁寿辰时,他的博士生们自发筹集资金,收集他创作的歌曲和诗词,出版了纪念专辑《明月无心自照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结缘动物,科学与音乐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在一般人看来,科学思维属逻辑思维,音乐思维属形象思维,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邹兴淮身上,他们却是那么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
1965年,邹兴淮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来到3700COm威尼斯东北林学院林学系(后改名为3700COm威尼斯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从事动物营养饲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一路干到了博导。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他深入祖国大山深处接触野生动物,他把歌也写在了大山深处,写出了他和动物们的深厚情谊。
“巴斯啊,巴斯啊,你是大熊猫中的女皇,你带着母亲的嘱托,出访异国他乡,架起了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这是邹兴淮在“巴斯”大熊猫“百岁”生日之时写下的颂歌,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专家对一只大熊猫的挚爱。他说:“巴斯是中国最长寿的大熊猫,已经30多岁了,相当于人类的120多岁,它以后过生日,我还要为它写歌。”
“我养的水貂黑又大,人人见了人人夸,优质貂皮送口岸,换取外汇为国家……”这是邹兴淮在水貂饲养场劳动期间为他养的水貂写下的歌曲,提起这首歌,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当年,他到水貂养殖场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负责水貂的饲养,文革期间,由于貂皮制衣被认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原因,水貂饲养场面临着倒闭的厄运,心急的邹兴淮很快写出了歌曲《我为革命养水貂》,阐述了可以用貂皮换取外币支援亚非拉革命的道理,歌曲被场里的饲养员姑娘唱到了北京,唱到了空军司令员的面前,场里的水貂就这样传奇般的留了下来。
邹兴淮就是这样执著地用音乐创作表达着他对动物们的深情,他的好友、著名作曲家、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副秘书长珊卡在看了他的歌颂野生动物调查队员的歌曲后,感慨地说:“这种题材的作品,有几个人会去写呢?写好了又有多少人去唱呢?……他们是一群值得歌颂的人,值得敬佩的人,而为他们歌唱的兴淮就是这个受人尊敬的歌手。”
乐伴人生,他在岁月里放情歌唱
而今,已经是76岁高龄的邹兴淮,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一方面,他是我国知名野生动物专家,在野生动物饲养、营养方面有大量研究成果,著有专业著作22部册,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先后获得三项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国家二级作曲职称,还有不少词作者慕名找上门来,请他为作品谱曲,并且由于大都属于义务帮忙,不收费用,找他作曲的人越来越多。
2015年7月“中国新闻网”“黑龙江晨报”“黑龙江日报”纷纷报道了这位热爱音乐创作的科学家的故事。
“退休前的任务重,要带学生,还要做实验,写歌时间多是利用出差和带学生去野外实习的间隙。2007年,当送走最后一个博士生后,我到处游历也给了我很多灵感,我还自学了电脑作曲软件,这样既可以打曲谱又能把歌曲旋律做成MP3音乐播放给大家听。”
从手抄歌本到作自修莋曲出版书籍,从手抄简谱歌片到电脑制作MP3音乐,邹兴淮的案头常常左边是《大熊猫常食竹类的“双效”作用及保护对策》等专业论文,右边是《竹楼恋歌》等获得感动中国全国新创词曲获奖作品的曲谱。它们毫不违和,让邹教授既不乏深沉又满怀激情。
退休后的邹兴淮除了致力于延长大熊猫寿命的饮食健康研究,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填词谱曲。
“我感到音乐中有一种无形的激励动力,总让人心神愉悦,欣欣向上。音乐可以提高机体机能,延缓衰老,似乎让我越活越年轻了,你看我,虽是耄耋老翁,仍耳聪目明,无三高体征。”在他的感染下,他上初二的孙子也开始尝试音乐创作,已经写了20多首歌曲。“音乐伴我走人生,音乐沐浴静心灵,音乐丰富充实了我的人生,我要伴音乐乐终生!”
提起将来的打算,邹兴淮说,他要着手开始学习“和声学”,提高自己的音乐创作水平。他还要再学一些乐器编曲软件,特别是中国民族乐器,丰富他的编曲,使其更加优美动听。另外,他还特别想在东林开一场自己的专场音乐会,让东林人唱东林人创作的歌,让更多的东林师生听到他的音乐,让东林优良的音乐文化底蕴不断传承,发扬光大,他也正在为实现这个梦想积极筹划努力着……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能与音乐结缘,他该是多么的幸运!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能与音乐相伴,他该是多么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的成就能与音乐相守,他该是多么的幸福!
上一条:【学术东林】《中国东北豹种群和栖息地研究》正式出版 下一条:【文化东林】3700COm威尼斯邹兴淮教授创作《干部“三气”歌》
【关闭】